2011/01/21

《三體》(2005, 2007) by 劉慈欣

n 年前忘了在哪邊看到劉慈欣說過這番話:「科幻就是要體現科學之美」(原文忘記,大意如此) ,而他的作品脈絡整個看下來,他的確恪遵 ACC 路線,將天地宇宙的大美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地步。《三體》就是這種思維下的亮麗成績單。

嚴格說來,《三體》是一個前‧ first contact 故事,不論身處哪一派,知悉「三體」世界存在的人類基本上仍不脫科幻傳統(特別是 ACC)對 first contact 的期待和想像。另一方面,三體推廣者(甚或作者本身)透過「三體」遊戲,藉由人類科技歷史的演進,讓(候選)入門者快速領略並體察「三體」世界觀,固然使新人(讀者)容易進入狀況,也達成吸引有志者(和讀者)沉迷、認同、加入的目的,但最後視角真正轉到三體世界的時候,恐怕也(在不自覺的情況下,甚至其實是故意的?)陷入過於「以己度人」(亦即「以人類之心度外星智慧生命之腹」)的窠臼。(這部分要說「謬誤」未嘗不可,但哪個科幻小說家不是如此,只有程度差別罷了)

比起臺灣,中國科幻界對於軟、硬之分更顯壁壘分明;作為硬科幻代表,劉慈欣在 infodump 階段自然不會放過讀者,而這方面的推導也確實極有看頭,甚至已達英美一流水準,縱有「硬傷」也無礙其價值。我覺得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科學/科技與議題本身所營造出的巨大雄渾美感,劉慈欣也開始試圖將大小對比應用在歷史人文事件上。文化大革命與中國人性格所產生的無力感,進而轉化成對人性的失望與絕望,拿來推動、催生「三體」組織,的確再貼切不過。

只是宏大的美感仍然掩蓋不了作者不善鋪陳人謀算計等人間「小事」。三體組織的內鬥以及三體世界「危機處理」都太過於理所當然;連最後的勦滅都要再安插一套機關佈景然後順勢閃過執行面的種種不確定性,感覺上仍停留在「黃金時代」的層次。看來劉慈欣要提升到中國人所宣傳的世界級科幻作家,還有一些關卡需要突破啊。


閱讀版本:
劉慈欣,《三體》(網路連載版)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