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6

《長路》(The Road,2006)by Cormac McCarthy

關於本書,該講的已經有很多人講過了,所以我在這裡只是以行內的立場及觀點來講個兩句。

首先當然會遇到一個爭議:本書算不算科幻?我自己的立場和底下 SF Signal 觀點比較相似,畢竟科幻作品有時候在乎的是那種背景感覺,而每個人的感覺多少也會有差異。打個比方:應該不會有人反對電影 Mad Max 2: The Road Warrior (1981) 是科幻,但 On the Beach(小說 1957,電影 1959)呢?就有得吵了。行內書評幾乎都提到 George R. Stewart 的 Earth Abides (1949),可惜我這一本入手後一直沒動,無從比較,不過以我淺薄的「浩劫後」次類型知識來看,McCarthy 所要創造的是一個近乎完全毀滅的世界:從孩子的年齡推算,他出生時就災難就已發生,一直養到他可以和男人一起走上漫漫長路,至少七、八歲跑不掉。結果世界仍然一片破敗荒蕪,毫無生機。連從事最基本的生產行為都有所困難,必須全數仰賴採集先前文明所遺留的少數食品,那麼完全滅絕也不過是遲早的事。也因此我覺得本書到了最後兩頁,收尾得十分勉強,有破格之嫌。

話說回來,本書本來就不是要給讀者從理性面來探索的。因此作者根本沒打算要把末日的起因交待清楚(交待了反而不美),也不可能將關注的焦點自主角父子抽離,而以更巨觀的角度來觀察世界。於是,討論它是不是科幻似乎也沒那麼重要,反正歸結起來也就只有那一種閱讀及詮釋的方式。

至於作者採用極簡練,甚至不成句的文字,乃至於揚棄多數標點符號不用,是否同時也意味著以文字代表文明的崩壞?從內容裡看不出來,反而是作者想營造出散文詩風格的可能性較大些。

另外本書譯本的風格也一直有所爭議。就我全書對釘完畢後的感覺,譯本和原書是兩本故事相同的不同作品。當然不是說譯筆不好;事實上譯者駕馭文字的功力早已超出我所能評斷的範圍;但經過翻譯重新詮釋過後,作品的「魂」終究還是換了。若以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來說,原文頗著力於景物與人物的單點特寫;譯文則將鏡頭稍為拉遠,呈現出景物全貌或事件發展的完整影像。我認為這是譯文必須解決原文簡練不成句文字的難處,自己也想不到有什麼方法可以更不「失真」地呈現。


閱讀版本:
Cormac McCarthy, The Road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6)
戈馬克‧麥卡錫,《長路》,毛雅芬 譯(臺北市:麥田,2008)【對釘】

作者官網:
http://www.cormacmccarthy.com/

行內評論:
BlogCritics Magazine
SCI FI Weekly John Clute 老大的評論
SF Gospel
SF Signal
SF Signal:為何本書是科幻?
Strange Horizons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